阿里巴巴的“金融帝国”:5亿人的支付方式
阿里巴巴集团的金融业务正迅速扩大。目前支付宝用户已超过5亿人,日均结算次数达2亿笔左右。以日益积累的庞大结算数据为武器,阿里巴巴还开始涉足信用评价和融资等新领域。
寺庙香火钱也用支付宝
“能用支付宝捐香火钱”,杭州千年古刹净慈寺的工作人员这样理所当然地说道。功德箱上贴着二维码,游客要是没零钱,只需拿出智能手机就能捐。从打开支付软件到捐完钱只需约10秒钟,据说很多6、70岁的老人也用手机捐香火钱。
净慈寺的功德箱上贴着支付宝的二维码(杭州市)
《日本经济新闻》12月12日报道称,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金融公司蚂蚁金服推出的结算服务,作为面向淘宝的支付手段于2004年问世。用户只需在智能手机上安装支付宝,开设专用账户,将银行账户的钱转入支付宝,就可以轻松支付。
随后,支付宝的用途不再仅限于淘宝。由于中国信用卡普及度不高,支付宝的利用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此外,由于中国市面上被认为还流通着部分假币,所以电子结算比现金支付更安全可靠。中国从2018年开始,所有电子结算都必须经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的系统。央行被认为将电子结算用于反洗钱和收集相关信息。
支付宝的便利性与日本的“Suica(又称:西瓜卡。是一种可充值的非接触式IC乘车卡,类似于交通一卡通)”等电子货币很相似。不同的是利用规模。在2017年的“双11”,支付宝的结算次数达到14.8亿笔。截至2016年10月,支付宝的日均结算次数为1.75亿笔。考虑到中国电商的增长速度等,预计目前的结算次数在日均2亿笔左右。
一方面,日本包括Suica在内的交通电子货币的整体结算次数截至2017年7月为月均7000多万笔,被支付宝拉开了几十倍的差距。
在江苏苏州市的菜市场上,到处都有支付宝的二维码,但大部分商家并不用向阿里巴巴支付结算手续费。原因是支付宝“个人间转账免手续费”,不少商家使用个人账户收款。不过即便是商务用途,支付宝的结算手续费仅为交易额的0.6%,远远低于信用卡的3~5%。
在追求“便宜”的背景下,支付宝与快速成长壮大的微信支付间存在竞争。由于支付宝还是阿里巴巴其他业务的“基础设施”,所以相比于盈利,阿里巴巴更重视扩大市场份额,采取力争实现集团整体收益最大化的战略。
生鲜食品配送企业“盒马鲜生”、共享单车企业“ofo”、外卖平台“饿了么”、网约车企业“滴滴出行”……,这些企业的业务均可使用支付宝。阿里巴巴正在从消费和结算两方面改变中国经济。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2.26立即下载>> 【西部数据】车规级嵌入式存储
-
即日-3.18限时下载>> 嵌入式软件技术革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智能工业开发挑战
-
3月25日立即报名>> 【2021系列活动】-汽车电子技术在线会议暨在线展
-
4月23日抢先报名>> OFweek 2021移动通信在线论坛暨展览会
-
4月29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1人工智能在线大会暨展览会
-
即日-6.30限时下载>> MiR如何提升内部物流效率的优化之道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