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论剑“智慧城市” 两大难题待破解
中国经济转型期,建设智慧城市渐成风潮,也正在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对此,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曾表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不过,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中国,热产业尤须冷思考,以避免大干快上背后的诸多隐患。
为此,9月22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发起了“2015中国(北京)智慧城市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张履谦、毛二可、钟山、周立伟、姜景山、陈鲸、费爱国8名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及相关单位领导展开“互联网+智慧城市”主题交流研讨。
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作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引擎,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但仍然面临诸多难题,比如信息孤岛问题、安全保障问题,基础研究较弱问题等。归根结底,则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并集合力量,提升中国信息化产品国产化的能力和水平。
论坛结束前,钟山院士代表与会院士发布了《中国(北京)智慧城市院士论坛倡议书》。
智慧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内需的最强引擎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对于其成因的分析很多,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景山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快速发展的世界与落后的世界管理模式之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智慧化是解决世界管理难题的唯一途径。”
姜景山表示,“智慧化”应用前景广阔,国家智慧化能够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企业智慧化能够降本增效,改善消费者的体验;应用到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则是有效破解城市病的良方。
姜景山认为,目前中国四个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如果能把智慧城市切实推动起来,不仅能够带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将成为中国提振内需的最强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所谓智慧城市,是通过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能力、全面感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数据表明,目前全球约有1000多个城市正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其中亚太地区约占51%,以中国为首。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
加上此前公布的名单,中国被列入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已接近300个。其中,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等已初步完成设计。
对此,与会的院士一致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由概念转为具体落实,将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即日-12.31立即下载>> NI院校科研技术白皮书限时下载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