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联合国的智慧农业之道 用“农场云”轻松种菜
装上无线传感器,蔬菜就会“说话”了,大棚温度高了会“警告”你,土壤湿度低了会“提醒”你——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胡家垡村的“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里,农技师坐在凉爽的“物联网程控中心”,通过一台电脑就能了解大棚里的各种状况:瓜果蔬菜啥时候该浇水,施肥怎样保持精确度,温湿度、光照如何按需供给,通过物联网系统——“农场云”,这些问题就都解决。引人好奇的智慧农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7月2日,记者走进这座农庄一探究竟。
远程控制滴灌、卷帘
7月2日,记者从北京地铁亦庄线终点站次渠站出来,往东北方向乘车再走5公里,便来到通州区台湖镇胡家垡村。记者看到,村东口100米处是一片占地超过1000亩的农业园区,门口有个硕大的番茄造型颇为醒目,边上写着“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这里种植的番茄达130多种,故取名“番茄联合国”。一进园区,主干道两侧槐树和整齐的草坪散发的草木芬芳便扑鼻而来。往里走100米左右,一派悠然的田园风光敞在眼前: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中间分别有露天菜地或小果园、小池塘分隔开,仿佛自成一片小天地,荷花粉嫩,油桃结果正欢,葡萄架下,几只白鹅忙着觅食。正值晌午,园区里没几个人走动,甚是安静。
大棚东边200米远的地方是一座醒目的红砖建筑。门前奇花异草长得正茂,一块巨石上刻着“艺术农业”的繁体字。这座建筑有个有趣的名字,叫做“番茄议会”,园区的“物联网程控中心”就设在此。走到门口,瞧见里头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竖着一块巨大电子显示屏,这块显示屏其实由24块小显示屏组合成,左侧是信息显示区,右侧8块显示屏实时播放不同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及员工工作状态。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负责管理“番茄联合国”的女博士孙锐。孙博士2009年7月来到金福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基层技术员做起,现已独当一面,担任该公司的农业部经理。
孙博士介绍,公司于2006年创立,是以有机果蔬生产为基础,集设施种植(利用人工设施种植)、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科技示范等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企业,2008年引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字农业技术,为园区当时的26栋日光温室,配备了监测作物生长的电子传感器、温室娃娃(一种监测仪器)、摄像头、音响等,实现了对温室信息实时监测、视频监测。经过3年的发展,公司又对原来的数字农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了更智慧的“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
“不少部委机关工作人员都来考察我们园区,”孙锐告诉《环境与生活》,“我也参观过一些农业应用物联网的单位,其中很多物联网只是摆个样子,没有真正与生产结合起来。”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是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开展的“221物联网监控平台”的11个应用试点之一,也是通州唯一的示范点,目前番茄联合国的所有温室都实现了计算机全程监控,要想了解某个棚的即时状况,鼠标一点,空气、温度、土壤等指标一目了然。温室内装有无线接收装备,通过程控中心的远程控制,即可棚内滴灌、棚顶卷帘。
把番茄种成艺术树
为了让记者对农业物联网的相关技术有更直观的认识,工作人员特意带记者参观了大棚。
这里的大棚与普通大棚不一样,每一座大棚的门口都有个小屋子,装上防盗门,需刷门禁卡才能进入。“不是为了防盗,而是防止工人随意入棚,来回串棚,导致病虫害交叉感染。”工作人员牛伟锋告诉记者。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即日-12.31立即下载>> NI院校科研技术白皮书限时下载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