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血库+智慧物流 RFID开启“血联网”新篇章
所谓“不破不立”,在一个“万物相联”的时代,打破常规的颠覆者们,在传统商业日益坍塌的残垣上格外引人注目。
7月11日,台风“灿鸿”登陆中国逼近苏州。同样是在这一天,2015年(第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正在苏州举行,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帜高悬,“万物相联”一跃成为创业热潮的主力军,众多公司开始打破常规,掘金物联网的蓝海。
在本届精英创业周物联网分会“无源电子射频感测技术”的发表会上,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诚创新)基于国际先进的超高频识别(RFID)技术推出的无线射频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因首度开启“血联网”的新篇章而颇受关注。
血联网:RFID技术发展在路上
作为一个“血荒”的国家,管理环节的漏洞令血液“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更滋长了血液黑市的暗自蔓延,加重安全隐患,应急血液调拨效率极低。
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我国近年来在食品、药品以及血液安全溯源上依然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血液管理呼唤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技术手段,RFID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成为迫切之需。
RFID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的通信技术。“RFID在血液管理上的应用,可对每一袋血实现定位跟踪管理。不仅是冰柜中存储血的类别、血量,甚至连某一袋血在哪个冰柜能找到也能一清二楚。现实应用中,特别是在需要紧急大批量用血的情况下,更能显现出技术的优势,可使血液物流管理效率提高上百倍,挽救更多生命。”宏诚创新公司副总经理韩思淼解释道。
诚然,血液的网络化管理在国内并非先例,宏诚创新研发的相关技术提升了国内血液管理的整体水平“智慧血液云技术架构分为四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血液物联网云环境、血液物联网应用”,韩思淼指出,“恰恰是感知层面所需要的技术最为尖端、最为稀缺”。
据了解,目前血液采集信息基本依靠人工录入,缺少对血液采集的时间和温、湿度监控,不能完全确保血液质量安全。而无线射频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温湿度监控记录,可实时无线监控和记录血液存储单元、血液运输箱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信息,当温湿度发生异常时,可发出声、光报警,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添加冷媒,确保血液始终存储于合规的温湿度环境中,降低血液由于存储不当造成的报废,更为关键的是使血液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患者接受输血时更为安全可靠。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即日-12.31立即下载>> NI院校科研技术白皮书限时下载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