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掣肘了物联网产业前进的步伐?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新的突破方向,不仅蕴含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还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国战略部署和国家行动正显着加速。但物联网产业发展长期存在一些积弊问题与制约因素:如物联网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产业链各环节供给能力不均衡;物联网应用处于试验和示范性探索阶段,安全性受到质疑等等。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物联网白皮书》显示,我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整体产业规模达到5000 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 亿元,RFID 产业突破300 亿元。预计到2015 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7000 亿元,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
《物联网白皮书》提到,物联网制造业中,我国感知制造获得局部突破,与国外差距在逐步缩小。我国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在石油、钢铁、运输、国防等行业实现了批量应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RFID 领域,我国中高频RFID 技术产品在安全防护、可靠性、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业已成熟,在国内市场占据90%的份额。我国已成功研发出自主的超高频产品并打进了国际市场。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研制成功了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通信芯片。
尽管我国已大量生产射频标签,但仍面临着核心芯片依赖进口、自主标准缺位、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了我国的产业安全,亟待引起相关部门和产业界的重视。
以ARM、Intel、博通、高通、TI 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厂家纷纷推出面向物联网的低功耗专用芯片产品,并且针对特殊应用环境进行优化。Intel 发布Quark SoC X1000、Atom E3800 两个系列的物联网处理器,旨在提供浴室体重秤、工厂机器人、楼宇通风系统等物联网行业应用。高通也发布全新面向物联网的低功耗芯片和QCA400X 系列网络平台,应用领域包括主流家电、消费电子产品,以及用于家庭照明、安全和自动化系统的传感器及智能插座。
但我国在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产业环节依然薄弱,对此,工信部日前发布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2014年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推进传感器及芯片、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5G电信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2.15立即下载>>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