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交通应用发展浅析
导读: 城市ITS交通应用形态的发展趋势,将围绕智慧感知、智慧物联、智慧研判等方向发展和延伸。
城市ITS交通应用形态的发展趋势,将围绕智慧感知、智慧物联、智慧研判等方向发展和延伸。
首先在智慧感知方面,将通过识别技术,大力提升对交通环境的感知能力,从人、车、环境多方面感知交通状况。从而为构建交通大数据提供基础来源。而另外一方面,智慧感知技术是未来实现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实现无人驾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交通环境的感知能力。
其次在智慧物联方面,结合RFID、GPS、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车联网系统,结合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大交通云平台互联系统,在车联网上实现各种应用。例如智慧出行、智慧停车、车载娱乐等。
最后在智慧研判方面。充分利用获取的交通大数据,贴合行业应用和公众需求,展开交通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从而提升交通研判能力和辅助决策分析能力。例如可以通过交通大数据进行拥堵分析、事故分析、违法分析;还可以通过研判为公众提供行车路线规划,交通未来趋势预测等深度应用;更进一步延伸,结合数据分析,可发展智慧停车、智慧打车等共享经济服务。
另外,随着识别技术的发展,车、人脸识别、现场核心要素提取技术都得到了很快的进步,识别率和准确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ITS行业内的深度应用主要围绕以下几点来开展,高新兴科技集团智能交通技术专家陈刚分析:
1、贴合交通管控需求,提升管控效率。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对车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车相关的一系列识别技术,从车牌识别、车身颜色识别、车型识别、车标识别等识别延伸到车辆品牌、发动机盖、年检标位置、遮阳板位置等识别,应用上也从基本的卡口车辆识别比对、闯红灯等违章行为的非现场取证,到车牌识别与人脸识别,打击违章跑分卖分等行为;对年检标志的识别,打击逃避年检等行为;对驾驶员安全带检测、违规打电话、前排抱小孩等不安全行为也可做相应的识别,并且可以联动前方诱导,给司机于适当的警示,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丰富交通大数据源,提升大数据精准研判和辅助决策能力。作为城市交通大数据的采集源。通过外场设备将更多、更准确的车身特征数据及人脸识别、现场核心要素都提取出来存储到交通云平台中,可以为交通大数据的研判分析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来源。例如在交通拥堵分析中,除了通过基本的车流量、车流速度、排队长度等交通量来判断外,还可以通过云计算实现典型居住区和就业地的通勤出行分析及OD分析等,从而为交通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此外,在交通违法追逃中,可以通过输入车辆图片,自动寻找符合特征的嫌疑车辆,实现以图搜图,快速定位车辆等。
3、改善交通服务体验,提高公众服务水平。通过高精度的识别技术,结合交通服务场景,提升服务效率;例如在轻微的交通碰撞中,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现场识别实现远程事故鉴定、快速理赔、快速处理等服务。
- 首条智能化高速公路:实现无人驾驶接入系统 2018-02-24
- 无人驾驶技术逐渐成熟 AI地图交通更便利 2018-02-03
- 智慧交通时代来临: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轨开通 2018-01-31
- 亚马逊在中国区率先采用“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 2017-08-22
- 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信息网络的未来设想 2017-05-25
图片新闻
- 即日-5.15 【有奖问答】 NI半导体测试应用有奖问答 立即参加>>
- 5月8日 Dialog GreenPAk混合信号技术研讨会 参会有礼>>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8.30-9.1 OFweek(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 抢免费票>>
- 8.30-9.1 OFweek 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 预登记 索免费门票>>
- 物联网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