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互联网医疗最前沿趋势与苹果、IBM巨头们的布局
导读: 站在猴年的开端,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多多少少都会思考:经过过去一年翻天覆地、如火如荼地尝试、冒险、炒作、和艰难跋涉,互联网医疗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狂风乱作、泡沫横飞的日子渐渐远去,中国的互联网医疗繁华落尽、笑容凝结,提起盈利模式依然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5年一整年,都在追寻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足迹,时而兴奋、时而懊恼......走过“元年”,现在已站在2016年,踮起脚尖,张望未来的日子,我们、你们、他们,都将怎样?
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反思
站在猴年的开端,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多多少少都会思考:经过过去一年翻天覆地、如火如荼地尝试、冒险、炒作、和艰难跋涉,互联网医疗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狂风乱作、泡沫横飞的日子渐渐远去,中国的互联网医疗繁华落尽、笑容凝结,提起盈利模式依然是一个大写的尴尬。来自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们”终于发现,单靠IT领域的“炫技”是无法解决医疗行业的真正痛点的,甚至连隔靴搔痒都做不到。于是大家开始反思,在消费领域成功运作的时髦在线服务究竟为什么在医疗领域处处碰壁行不通;于是大家开始行动,终结“躺在线上做梦”的日子,回归医疗的本质。
政策口径似乎一直都很宽容、很乐观、很支持、很“努力”,可是不管移动医疗,还是任何一种新出炉的商业模式,有一句话很受用:先去看看医保局怎么说?如果医保局还没有就此发表“感言”,那可以先把它放一放。因为医疗产业的花费大多数都需要政府来买单,传统医疗也好,互联网医疗也罢,最终的主要支付方不变,那么与政府相关体系部门打交道、通过各种审批审核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与是否戴上了“互联网+”的帽子没有直接关系。
但事无绝对,正在铺开的“分级诊疗”和日益强化的“公立医院控费”,还是给互联网医疗带来很多新的契机。互联网医疗项目若要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嵌入国家医疗体系改革洪流中,为其提升效率而服务,而不是妄想“颠覆”。医疗领域的改革,不是两个或几个对立面“你死我亡”的斗争,而是一个随着多种技术发展、人文社会环境变化,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与传统医疗创业相比,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有诸多不同。从政策来看,互联网医疗创业与传统医疗创业的政策门槛同样高,甚至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技术来看,传统医疗创业的技术门槛较高,而互联网医疗创业的技术门槛可高可低,对于门槛较低的互联网医疗创业领域,产品区分度也低,并且竞争激烈;从资金投入来看,传统医疗创业的资金门槛较高,而互联网医疗创业起步时看似门槛较低,但随着项目的开展,以及众多同质化产品的竞争,烧钱压力也就会越来越高,可持续性运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仿若一个无底洞。
有人说,移动医疗已进入下半场,因为大的公司越来越大,还没有做起来的正在被淘汰。也有人反驳认为移动医疗并非进入下半场,而是大幕刚刚拉开,运动员刚刚入场完毕。经过和业内人士交流,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移动医疗刚刚跑完第一圈,而即将开始第二圈;只是这时有很多运动员要么倒下,要么掉队,而已经开始跑第二圈的运动员,正在努力跑进第三圈。
无论怎样比喻,移动医疗市场当前已呈现出如下特点:
1)移动医疗公司的业务体量越来越大,产品用户数也越来越多。
2)移动医疗行业的业务越来越交叉,产品越来越呈现平台化,现有公司已经如雪球般开始越滚越大,因此留给初创公司成为平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3)行业开始了收购整合,并购基金开始进行投融资和资本布局,行业内的公司已经逐步开始上市和上市计划。
4)大体量企业融资额越来越大,初创小团队融资越来越艰难,中间的团队还有融资机会,因为还有一些后来进入的投资人想要“赌”一回。
从产品面来看,终端用户可以细分为医生端、患者端、单科领域端;平台模式可以细分为智能硬件、院内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医疗新媒体。当前具有代表性并经常被业内人士提及的产品大致如下:丁香园、华康全景、珍立拍、医脉通、MedSci、杏树林、杏仁医生、春雨医生、微医集团、就医160、医联、掌上药店、甜蜜家园、新氧、糖医生、大糖衣、医学界、影达科技、平安好医生。已经有人撰文详细分析过这些产品的商业模式,在此不赘述。
国外互联网医疗的借鉴
一直觉得,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们国内众多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们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百折不挠地前进。这股力量,除了大家坚信中国“互联网+”大趋势的历史必然性以外,还有放眼全球看到的那一派繁荣景象。在科技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这个领域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飞奔,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经过分析,在全球互联网医疗发展较快的国家,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值得我们关注的层面主要有:医疗消费市场,医疗经费支出,医疗保险推动,初级医疗领域的革新,远程医疗领域的扩大,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产品领域的不断出新,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眼科治疗及减肥领域的移动产品逐渐成熟、医疗机器人/陪护机器人的日新月异、母婴类可穿戴设备的研发趋势、以及超级科技巨头的布局。
下面分别简单概括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的野心和奇迹。
一. 医疗消费市场正在蓬勃兴起
2015年下半年,PwC在美国对25位医疗产业高管、1500名临床工作者,10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医疗消费市场正在兴起,主要表现为:
1) 医疗服务支付方寄希望于基础医疗,以节省花费,比如美国48%的企业雇主在2015年为员工选择了远程医疗服务。
2) 消费者选择基础医疗的标准是最适合现有的生活方式,调查者中有8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接受革新的基础医疗护理。
3) 新入局者正搅动时局,改变基础医疗模式,他们正提供便捷、有价值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更多用户需要,比如:便民就诊、医生出诊、个体医疗、数字医疗、护师护理。
4) 传统从业者正变换思路,以顺应新时代的变化。三分之一的医生表示,他们已经改变商业模式,为患者打造全新的医疗服务。
5) 七大核心消费市场正在崛起:年老体弱者;慢性病群体;复杂或多种慢性病合并的患者群体;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家庭;对健康保持热情的成年群体;对健康持怀疑态度的成年群体。
- 百万工业互联网APP建设道阻且长 两大方向突围可促快速增长 2018-02-15
- 百万工业互联网APP建设道阻且长 2018-02-06
- 中国APP收入高速增长,小米或成互联网新贵 2018-01-19
- 互联网医疗成并购标的 BAT等巨头纷纷布局 2017-04-05
- 互联网+医疗的话题热度不减 腾讯也开始着手 2017-03-09
图片新闻
- 即日-5.15 【有奖问答】 NI半导体测试应用有奖问答 立即参加>>
- 5月8日 Dialog GreenPAk混合信号技术研讨会 参会有礼>>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8.30-9.1 OFweek(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 抢免费票>>
- 8.30-9.1 OFweek 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 预登记 索免费门票>>
- 物联网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