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发展展望:十年内基本完成向智能化社会转型
导读: 信息产业是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信息经济的全部。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扩散,产业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将逐步走向融合,人们对美国物理学教授惠勒的名言“万物源于比特”的理解也会更加真切。
核心观点亮剑
·未来十年中国信息化五大变化最显着
·发展信息经济成转变发展方式抓手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根本还是要靠发展
·建设网络强国的标志是五个国际领先
·网络强国战略对信息基础设施提出新要求
记者: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我国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您曾撰文指出,这一领导机构的成立释放的信号很明确,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未来中国信息化值得期待。如果把视野扩大到十年一个周期,那您对未来十年中国信息化的走向有何大的判断,与过去十年相比将有哪些重大变化或提升。
张新红: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后,社会各界对我国信息化未来将如何发展给予强烈关注。我在《中国信息化值得期待》一文中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期待,如一举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热潮兴起、新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制定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研发有望加强、政府信息开放共享程度大幅提高、信息经济加速发展、信息立法进程加快、网络治理更加规范等。这些期待可以看作是对近期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愿景和趋势判断。
要对未来十年中国信息化发展走向做出预判,有一定难度和风险,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综合考虑全球信息革命走势、信息社会发展规律、中国梦的追求和现实行动影响等因素,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一些判断。总体上看,未来十年中国所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基本完成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全面转型。具体而言,可能的变化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信息革命继续深化。围绕信息的捕捉、加工、传输、存储、计算、网络和通信等领域的信息技术都会有重大突破,如量子计算、智能网络、5G通信等。同时,信息化深入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会进一步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社会治理方式。
二是信息社会发展理念基本确立。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将全面走向以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服务型政府和数字化生活为基本特征的信息社会。在发展理念上,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包容性发展。
三是以融合、互联为特征的创新应用取得显着成效。如果说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还是刚刚起步的话,那么未来十年这些应用将取得实质性巨大成效,而且还会不断涌现新的应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4G LTE FDD经营许可 2018-04-04
- 首条智能化高速公路:实现无人驾驶接入系统 2018-02-24
- 教育行业的转型之路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 2018-02-01
- 智慧医疗:智能医护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着眼点 2017-03-27
- 智慧医疗前景看好 智能医护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着眼点 2017-03-25
图片新闻
- 即日-5.15 【有奖问答】 NI半导体测试应用有奖问答 立即参加>>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8.30-9.1 OFweek(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 抢免费票>>
- 8.30-9.1 OFweek 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 预登记 索免费门票>>
- 精彩回顾 【在线研讨会】2000家制造型企业调研大数据总结分享 查看回顾
- 物联网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