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深度剖析国内物联网 核心缺失亟待突破

2011-05-05 15:17
来源: 物联网

  基础落后 最少差距5年

  在业内人士看来,“智慧地球”与欧盟“eEurope”和“i2010”、日本“U-Japan”、韩国“U-Korea”等计划类似,核心都是基于传感的物联网络和云计算,通过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上大量设立传感器,捕捉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传感网,进入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发 出智慧指令,再反馈到基础设施和制造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中国,无线传感领域的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2004年开始在军民两个领域展开标准 化研究工作,2009年以来开始积极推进产业化。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3个月之后, 在“让科技引领中国持续发展”讲话中,温家宝再次明确,物联网为五大重点扶持的新型科技领域之一。

  自此,物联网产业化迅速升温。三大运营商、广电、国家电网乃至产业链多家企业,及上海、无锡、苏州、嘉兴、重庆等地纷纷出台各自的规划或战略, 甚至以物联网为概念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在资本市场上一路高涨。

  然而,物联网的基础工业还不在中国,发展越快,最后越容易给外国人准备一个大市场。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做了很多应用,但其中的芯片、传感器等基础硬件基本上都是进口国外厂商产品,真正自己核心知识产权的东西并不多,做集成的多,原创的少。

  各地都想发展物联网,但大多还是跟在别人身后,做一些附加值不高的系统集成和简单应用,看上去投了大量的钱,但大多是系统集成企业赚到,产业布局却并没有获益。

  做基础没有做系统集成钱来得容易,但只做系统集成,就会失去基础,就像彩电行业、汽车行业曾经面临的问题一样。

  业内人士说,在传感器领域,基本上都是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少数几家厂商,也大多是在国外的芯片基础上加工,在操作系统、中间件、云存储、云计算等各个环节,中国厂商都居下风,现在的应用很多都是用外资的产品。

  这一差距并非短期内可以弥补。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它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传统IT 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集成。在国外已发展数十年的传感器等领域,中国近乎空白,因此,物联网热潮甚至放大了中国传统IT业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差距。

  据CSIP的内部报告,中国的信息产业目前非常缺乏核心专利。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89%。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判断,要追上国外先进技术,至少需要5年,也可能更久,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甚至需要15年才可能做得很好。

  及早统一规化 安全是前提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基本与国际同步,这或将成为变局关键。

  邢涛透露,早在2006年,全国信标委就已经成立传感网标准研究项目组,进行传感器网络标准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于2009年完成了传感器网络标 准工作组的筹建,在8个领域展开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0年5月11日,在传感网标准化论坛上,有专家透露,国内已有超过70家机构和企业参与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 参与标准制定的与会人士则进一步透露,多个领域的标准制定都已在快速推进。

  此前的3月2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WGSN)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国提交的传感器协同信息化处理标准提案已通过投票正式立项。

  现在的思路是,先发展标准,同时在关键领域加速追赶,最后在整个产业链上全面赶上来。主要还是先把比较成熟的一些应用先推动起来,比如在电力、交通等业务较成熟的行业先进行试点,再逐渐推广。在此过程中,对产业进行布局和扶持将极为关键。

  国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也没有针对关键环节进行的重点扶持。像芯片、传感器、云服务等环节,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 和时间来投入,而且往往见效较慢,至少要提前一年以上进行布局,但现在相关行业企业大多只能享受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普惠”政策。

  与此同时,由于物联网大都是垂直的细分行业市场,所以无论是传感器还是应用,都种类繁杂,细分规模偏小,难以支撑企业的研发投入,往往陷入大公司不愿投,小公司投不起的僵局。多家相关领域的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就目前而言,其公司收入还主要依赖于手机、消费数码等行业的关联应用,物联网的盈收还不靠谱。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物联网还不宜规模化推广。因为物联网自身的安全、商业模式等环节并不成熟。

  国外的物联网应用大多来自市场,而国内很多是实验室出来的,真正有商业价值的还不多。比如世博会上很多国外馆对环保、智能家居的认识,其实都是物联网的应用,比我们所谓的物联网先进得多。

  物联网常用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尤其是被动式的RFID,也有可能出问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目前的安全体系下,除了身份证等高度加密的应用外,绝大多数的RFID信息,被信息采集设备读取并不太难。这在国外已有先例。2010年2月,美国媒体曾报道,一名西雅图黑客利用廉价的RFID信息采集器,在20分钟内悄然窃取两个美国护照身份资料,而只要将其克隆到空白标签中,该黑客甚至能制造出新的护照。

  其他的技术方式,比如无线传感器或能解决这一问题。不过,一些人士表示,物联网的基本构架就是建立一个信息采集网络,然后根据外界要求反馈或接收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它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与RFID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意味着,在规模化推广前,安全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一环。

  技术标准缺乏 商业模式待突破

  虽然自下半年开始物联网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连物联网概念上市公司股价也曾一度飙升,但不容忽视的是,物联网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目前国内在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方面仍需实现更多突破,技术仍有许多瓶颈,特别是缺乏统一标准体系和成熟商业模式,被看作是制约发展的关键要素。

  统一、规范的标准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但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物联网标准都还处于研究制定阶段,而且标准的制定通常又涉及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协调,制定过程极其复杂。多年来,中国在许多传统产业方面,由于缺乏标准方面的发言权,致使受制于人。因此,在推进物联网发展方面,中国应抓住机遇,加快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目前我国对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研究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传感网领域标准制定的主导国家之一。国际上已成立一个物联网标准研究组,中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也被采纳,但预计正式的标准要到两三年后才能出台。

  在国内,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计划明年初正式成立传感网技术产业联盟,实现标准制定、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跨越发展的整体突破。

  除技术标准外,国内物联网产业目前在商业模式上也有待突破。由于产业尚处发展初期,规模经济不够,成本相对较高。研究认为,物联网现在的发展与IT业最初阶段非常类似,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甚至可以达到万亿元级市场规模,但是整个行业目前都在寻找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

  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要渗入到每一个行业,进入到相关业务中去,所以商业模式方面每个行业都不相同。目前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上的示范成本相对较高,但是等以后形成规范后,价格会逐步下降。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物联网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政府进行产业引导。

  顶底双层齐下 可持续是关键

  OFweek通信国际编辑muler认为,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需从顶级、基础双层面齐下。

  对于在顶级层面,要在国际上积极参与物联网的概念设计、框架规划、标准制定工作,掌握物联网的顶层话语权。要组建专业研究中心,重点对物联网高度跟踪,对社会需求进行探索,并对中国以及国际物联网的对接进行前瞻性研究。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应慎重采用类似于“形象工程”的标准,严防少数地方政府,在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下,务虚冒进,最后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提供持续动力而不了了之,造成资源浪费,误国误民。

  同时,还需在基础层面进行切入,重点抓对商业模式的创新,着重利用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作用,求真务实,探索游刃有余地调配各种性质资本投资之路,建立新的服务业态。

  对于具体措施而言,首先,通过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群。

  其次,结合我国低成本信息化的特点,选取若干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安全、新媒体等相关行业为切入点。围绕需求,开展核心技术公关和技术集成研发,进行技术示范、探索发展途径,注重人才培养与储备。

  再次,结合节能、降耗、绿色、低碳、低成本、智能的发展战略和地方需求,利用物联网络技术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政府支持开展感知、控制、网络、系统技术研究,选取特色行业规模示范。

  最后,通过示范、政府采购和新产业发展拉动内需,扶持本土企业,避免买进一个无内生能力的信息化。注重强化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意识,强调创新。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广大农村市场,提升产品的适用面,深入挖掘内需市场,研制合符民生切实需求的应用,促进国家整体进步。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